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。”
每年最难熬的三伏天,今年从7月20日正式开启!
2025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:
初伏:2025年7月20日-7月29日,共10天;
中伏:2025年7月30日-8月08日,共10天;
末伏:2025年8月09日-8月18日,共10天。
虽说今年三伏天时间不算长,仅有30天,但高湿交加、闷热难耐,却对健康提出了更大挑战。
很多人一到三伏天就容易犯病、没精神、老出汗,甚至旧病复发。其实,这不仅仅是气温高的事,更可能是你没养好!
三伏,是全年养生的“黄金档”。会养的人身体通透、不怕老;不会养的人,病根年年添。
那么,这三十天到底怎么过,才能不给身体“埋雷”?今天这篇,告诉你答案!
❄️防寒大于防暑
很多人一入伏就想着“防暑降温”,空调开到底、冷饮喝不停。结果倒好,没中暑,反而伤了阳气、落了一身寒!
中医讲“冬病夏治”,三伏正是体内阳气最旺、最适合调理的时机。这个时候要做的,不是拼命降温,而是防寒、护阳!
四个防寒关键动作:
🔸 避开直吹冷风:睡觉别图凉快开着风扇、空调直吹,关好窗户,谨防“贼风入体”。
🔸 护住两个部位:咽喉、后背(尤其是心窝)最怕冷风直灌。出门记得穿件薄外套,睡觉盖个薄毯。
🔸 饮食远离寒凉:冷饮、冰西瓜、凉粉少吃。特别是老人、小孩、脾胃虚的人,更要当心。
🔸 适当出汗排寒:早晚练练太极、散步出点汗,睡前泡泡脚,能让体内寒气“顺走”。
🍲三伏三吃
三伏天吃啥,其实讲究不少!民间一直流传着“三伏吃三肉、三瓜、三饭”,不仅养生,还特别应季!
🍖 三肉:驱寒、补力、强免疫
🔸 羊肉:不是只有冬天能吃,三伏天吃点羊肉,能把体内寒气“逼”出来,尤其适合贪凉体寒人群。
展开全文
🔸 鸡肉:高蛋白、好吸收,是三伏天补体力的首选,特别适合常感疲惫、体力差的朋友。
🔸 猪蹄:补充维生素、增强免疫力,特别适合大量出汗、体力消耗大的人群。
🥒 三瓜:清热解毒,轻松过夏
🔸 苦瓜:清热败火、解毒生津,吃了不容易长痱子。
🔸 丝瓜:祛风化痰、凉血解毒,适合有热咳、痰多的人。
🔸 冬瓜:水分充足、降火去湿,还能帮助减脂,是三高人群的“夏季蔬菜之星”。
🥟 三饭:顺应节气,补而不燥
🔸 头伏吃饺子:开胃解馋、平补顺气,一口一个刚刚好。
🔸 二伏吃面条:顺滑清爽,搭配黄瓜丝、麻酱、蒜泥,开胃又败火。
🔸 三伏吃烙饼摊鸡蛋:补充营养、防止身体过度消瘦,补中有度。
🚑三伏三防
有句老话说得好:“四十岁前人找病,四十岁后病找人。”
尤其是三伏天湿热交加、免疫力波动大,以下四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!
🧠 ❶ 热中风:夏天也会“脑梗”!
老年人调节能力差、血液黏稠,一旦高温脱水、汗多不补,就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、晕厥甚至中风。
✅ 预防关键:多喝水、勤通风、别待在密闭闷热的房间里!
🌡️ ❷ 中暑:不是猛晒才会中暑!
在闷热不透风的室内呆久了也会中暑,尤其是中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更容易“中招”。
✅ 防暑三件事:
🔸 白天避开高温出行;
🔸 喝足温水,别等口渴才喝;
🔸 保证午休,修养精神。
🥴 ❸ 肠胃炎:嘴馋一时,拉肚子一周!
三伏高温高湿,最容易滋生细菌。吃剩饭剩菜、冰镇生食,轻则肚子疼,重则急性肠炎、痢疾找上门。
✅ 关键:饭菜吃新鲜、不吃冰的、不吃隔夜!
🧴 ❹ 皮肤病:痱子、湿疹、脚气别小看!
湿气太重、汗出不畅,再穿件闷衣服,很容易长痱子、起皮疹,真菌感染“趁热而入”。
✅ 处理办法:
🔸 穿宽松透气衣服;
🔸 保持身体干燥,勤洗澡;
🔸 腋窝、脖颈可撒痱子粉,防止闷热湿疹。
❤️结语
夏养三伏,是调养阳气、驱逐寒湿、增强免疫的大好时机。
别再“硬扛”过夏,也别一味贪凉,真正的聪明,是懂得顺应节气,顺势而为。
愿你这个三伏天,不怕热、不怕湿、不怕病,活得舒心又自在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